电焊作业安全规定
时间:2025-10-28 20:17 点击: 次
电焊作业安全规定是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、防止火灾爆炸及职业危害的强制性准则,核心围绕防触电、防火灾爆炸、防有害气体与烟尘、防弧光伤害四大重点。
一、作业前安全规定
资质与培训: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,且需定期参加安全培训,掌握应急处置技能。
设备检查:检查电焊机、电缆、焊钳等设备是否完好,接线处是否牢固绝缘,接地(接零)保护是否可靠,严禁使用破损或不合格设备。
环境检查:清理作业现场 10 米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(如汽油、油漆、木屑等);若无法清理,需采取隔离、防护措施。作业区域需通风良好,必要时安装局部通风装置。
个人防护: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(PPE),包括焊接面罩(防弧光)、焊接手套(防烫伤、触电)、阻燃工作服、绝缘鞋,高空作业时需系好安全带。
二、作业中安全规定
用电安全: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(一般≤80V),作业时严禁用身体部位接触带电体;移动电焊机或更换焊条时,需切断电源。
防火防爆: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许可证,现场配备灭火器材(如干粉灭火器、消防沙);在有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中,严禁电焊作业。
操作规范:焊接时避免电弧直接照射皮肤或眼睛;不得在易燃物品(如油桶、木模板)上引弧;高空作业时,下方需设警戒区,防止火花飞溅引发事故。
有害防护:在密闭或半密闭空间作业时,必须强制通风,防止一氧化碳、臭氧等有害气体积聚;长期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。
三、作业后安全规定
清理现场:熄灭焊渣、余火,彻底检查作业区域,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。
设备处置:切断电焊机电源,整理电缆、焊钳等工具,将设备归位存放,做好维护保养。
废弃物处理:妥善处理焊接废渣、废旧焊条等废弃物,不得随意丢弃。
四、特殊环境作业规定
有限空间作业:需执行 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 原则,检测氧含量、有害气体浓度,作业中设专人监护,配备应急救援设备。
潮湿环境作业:作业人员需站在干燥绝缘垫上,穿戴防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,防止触电。
高处作业:使用稳固的作业平台,焊条、工具放入专用工具袋,严禁抛掷物品,下方设置安全网或警戒区。
核心禁忌
严禁无证人员进行电焊作业。
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(如加油站、煤气管道附近)无特殊防护措施时作业。
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检修电焊机或更换部件。
严禁不佩戴防护用品直接进行焊接操作。
下一篇:暂无

